e
Brand

烏干達追蹤山地大猩猩

對於需要搭乘飛機的攝影師,如何攜帶隨身攝影器材登機絕對是一門學問。國際航班不一定都是使用大型客機,如果行程碰到乘坐較小型的飛機,攝影包隨時可能放不進行頭上的行李櫃,造成許多的不便;另一方面,厚重的攝影背包或攝影器材拉扞箱等,即使沒有讓機場工作人員進行額外的磅秤和查問,也可能不經已之間引來不法之徒對貴重攝影器材的注意。

 

作為旅遊攝影師,攜帶器材時既要保持低調,也要維持舒適的背負,攝影包中器材的多樣性和實用性亦十分重要。 烏干達之行我需要在茂密的山林徒步追蹤山地大猩猩,為了方便行進及搭乘所需的航班,此之行我選擇了Manfrotto Off Road MB OR-BP-30GY 背包作為我的伙伴。Off Road 是可以放置攝影器材的登山健行背包,其弓型的背部配合通氣網讓背部保持通風,即使長時間使用背部仍然十分舒適,而附有小袋子的腰帶不只可以分散背包的重量,也讓我很方便放置備用電池、快門線、手帕、高能量乾量、和小型頭燈等。在烏干達進行觀察和拍攝除了雙筒望遠鏡之外,我還攜帶了兩台相機及四支鏡頭和閃光燈設備,以及進行照片處理所需的手提電腦和移動硬盤等。為了在崎嶇的山坡上行進,我還配備了MMOFFROADB登山杖,縮短後可以整枝放入背包之中。

由肯亞出發,先後搭乘了兩次飛機及兩小時的越野車後,我終於身處在烏干達西部與剛果民主共和國接壤的森林,這一片森林是連貫西非幾內亞至剛果盆地赤道地區森林的最東緣。天還未亮,我乘著越野車在宛然曲折的山路行進,前往保護區的入口處與嚮導及其他同行隊員會合。清晨的森林的空氣格外清新,在繚繞的霧氣之間傳來響遍整個山林的黑白噪犀鳥的叫聲,這此彷若歡笑聲的叫聲似乎喚醒了其他生活在樹林之中的其他野生動物,漸漸地各種鳥鳴聲加入了這一場清晨大合唱。

 

我們在鳥鳴聲中進行起步追蹤山地大猩猩前的簡介,並在國家公園的工作人員帶領之下陡步進入密林。為了方便在崎嶇山坡及茂密的樹林行進,我將兩套分別裝上廣角至中焦距及中焦距至遠攝鏡頭的相機收納在背包之中,並帶上雨具、食水、乾糧及保暖夜物等,預備好較長時間的徒步追蹤,而在落差較高的山坡,MMOFFROADB登山杖大派用場。

我腳高腳低的在山坡上前進,不禁配服擔任森林及野生動物保護及研究工作的人員,他們每一天不論雨晴都要在這崎嶇嚴峻的地型工作。

我一邊想,一邊用隨身相機記錄身邊的還境和隊員的活動情況,忽然發現地上有新鮮的糞便,意味著剛剛有動物經過此處。

山地大猩猩是素食的動物,根據田野觀察調查結果,顯示牠們在生活的範圍之中取食的植物種類照過140種,主要是葉片、嫩芽及莖部。在叢林之中發現了新鮮的山地大猩猩糞便,表示我們所追蹤的猩猩家庭就在附近。工作人員示意我們停下,並宣布了令人鼓舞的消息:一群山地大猩猩就在我們的不遠處。我從背包取出攝影器材,放下登山杖及其他不必要物品,靜靜地撥開面前的枝葉,向著二百米外山地大猩猩活動的方向前進。這兒是稱為「不可穿越的森林」(Bwindi Impenetrable Forest National Park) 國家公園,茂密的叢林為山地大猩猩提了充足的食物,也是這些極度瀕危的靈長類的保護屏障。

滑下了一個約60度的山坡後,在枝葉之間我瞥見了正在樹上取食樹葉的一頭年輕猩猩,同一棵樹上還有另外兩頭猩猩,而在附近的灌木叢則有其他不同年齡的家族成員,包括族群之中的首領:雄性的銀背大猩猩。雄性的山地大猩猩體重逾200公斤,是全球現存體型最大的靈長類。能夠近距離觀察這種溫馴的巨獸,被森林的真正主人接納作客,是自然愛好者的莫大光榮,而遇到帶著幼猩猩的母親,更表示族群有機會健康成長。山地大猩猩有98%基因和人類相同,四目交投的瞬間讓我感到動物的人性,也更加深切地感到人類其實只是另一種猿。

烏干達的森林國家公園規定每天只容許分為4小隊的32人觀察與拍攝山地大猩猩,而且在發現大猩猩後亦只容許一小時的逗留觀察,以確保野生動物的生活空間。觀察過後我返回似有若無的山徑,背後的山地大猩猩繼續牠們的覓食活動。

 

山中方七日,世上已千年。雖然與山地大猩猩的相遇只有短短的一小時,但對每一位在場人士而言,這彷彿是人與自然相遇的永恆的瞬間。我暗暗的許自己許下諾言:我一定會再回到這片森林,再一次尋找與山地大猩猩相遇的機會。

Samson So作者的其它文章

生態協會總監蘇毅雄(Samson So)於香港大學生態及分類學系取得理學士及哲學碩士,及香港大學新聞及傳媒研究中心新聞碩士。自九十年代起,一直從事有關香港及中國大陸自然保護區人員培訓及生態考察工作,並進行各類自然教育推廣工作,包括生態導賞、環境教育課程、公開演講及工作坊等。蘇毅雄亦是多產的自由撰稿人及攝影師,以文章、照片及所舉辦的活動,與公眾分享自然之樂,推動保育工作。蘇毅雄透過其攝影作品、文章及工作坊等讓大家進一步認識環境議題,在認知與欣賞的過程之中,推動自然保育工作。蘇毅雄曾帶領考察隊伍前往多個國家,包括肯尼亞、坦桑尼亞、博茨瓦納、津巴布韋、馬達加斯加、斯里蘭卡、馬來西亞、蒙古國、日本、中國大陸及台灣等,參與撰寫或製作超過二十本有關自然生態、環境教育及綠色旅遊的書籍,並有逾六百份中英文章,在香港、中國大陸、亞洲地區及歐美發表。多年來的環境教育和自然保護工作,讓蘇毅雄獲頒發「台北市之友狀 2001」及 「綠星級環保大使2013」。

Our Brands